一叶中国茶,自唐代流入日本,经700余年酝酿,于东山时代开出自己的花,茶道雏形渐成。其背景为室町幕府建立的武家政权结束南北朝对立,成统一全日本的新政权,急需稳固统治,确立新的社会秩序。茶,在此时充当以审美划分阶级的理想介质,是历史必然。
同时段的中国,元代异族暴力统治后,百废待兴,明朝初建。茶文化与唐宋鼎盛相去甚远,朱元璋一令废止团茶,同样是统治需要,因当时社会已无力营造优雅。
从解渴之物,成为有丰富社会内涵的物质载体,与政治、经济、精神发生深谙关系,是茶迈向文化的起始,中日皆如此。不同是,日本茶文化形成初期,便提出极明确的茶人标准,后延此核心壮大成型。
以茶为终身职业;杰出的艺术造诣;介于出家人与俗人之间的中性身份;中国唐物的高超鉴赏力,同时满足此四项规范,才意味茶人身份成立。
拉长视野,研究这一标准的构成、内涵及交叉关系,对今日仍启发不浅。
茶由一片物质性树叶转换成形而上的载道工具,以文化审美为形式参入意识形态的路径;东山时代茶人标准的确立与秀吉时代日本茶道完成之间的关系;中国茶史从未形成茶人标准的原因;时代与茶的相互作用等问题,均可以此标准为中心比较展开。
能阿弥是日本东山时代代表性茶人,也是整个日本茶道奠基者。他的生平成就,可直接体现茶人标准建立的历史影响。其最初身份是义政将军的贴身茶役,名中“阿弥”二字,表示他曾剃度,虽是俗人,但决心忘掉俗世,置身技艺。
茶之外,能阿弥文学修养深厚,是日本“连歌七贤”之一,且在水墨领域开创阿弥流派,现流行的池坊插花源头,便是能阿弥创造的“立花”。艺术领域的多元涉足及专业成就,完全超出人们对茶役的简单设想。
能阿弥独特的技能,还有对中国唐代艺术品的鉴赏,能精准把握由来、特色和艺术价值,因此,他很别特的一项工作便是指定日本皇室御用物。
逐条剖析规范内容,以茶为终身职业,既是决心,也是必须有所创造功绩的硬性要求,做为整个标准的根基,带有强烈殉道意味,极富日本民族性格特质。
对艺术造诣的强调,表明此时的日本社会已深刻洞悉到茶与人的知觉模式、感官世界、情感表达关联密切。茶人绝不是单一技能的体现,需在技、艺、道相融的艺术领域,掌握娴熟技术,建立审美、人格及思想,衔接与茶,最终指向创造。
为整个社会创造出美的形式、典范,再经由日日之茶传播普及深入民心。而形式之中,自然移植着其依附的统治阶层意志,阶级体系的建立、划分、关系于隐秘而温软的教化中落成。
介于出家人与俗人之间的身份,在社会结构中,有模糊却极富弹性的特征。与世俗拉开距离,首先是对自身的天然保护,可保障在自由清净的前提下,专注技艺与修行。
从文化发展规律而言,以强烈个人方式对时代问题做出反应的人,其输出价值往往超越与时代保持一致的人,距离,是茶道初成阶段的某种必须。
而授戒身份在参与社会时,获得另一层保护。使社交效益、广泛度最大化的同时,与社会各阶层互动往来,自然的将茶道渗透至各个角落,与整个社会需求有机结合。
艺术提供创造性的思维方法,以审美介入,完善丰富了茶的表现形式;宗教信仰则从精神高度规范行为,赋予茶道“形而上”的潜质与根基。独特身份要求的背后,是日本社会架构新的需要在发力。
最后,对中国唐物的鉴赏要求,物为表,实质是对唐物所承载的价值取向,即中国几千年来帝王统治的“器以载道”思想的沿袭。以器的使用建立社会准则,以审美道德的设计巩固政权统治。茶离不开器物,茶人对器物审美价值、历史意义的多重把握,已令自身无法孤立于政治外。
四项规范看似独立,实则是紧密相连的综合整体,围绕茶,自不同维度渗透,共同塑造出服务于统治的新的社会风尚。
来源:蘧庐 停云尚茶,信息贵在分享,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